技术服务

中达福瑞“连发式痔疮套扎器”操作指南(修订版)

2010-07-21  4090

(2012年3月10日修订)


-患者取侧卧位、膝胸位或截石位,术野皮肤常规消毒。

-插入肛窥器,消毒直肠与肛管,显露齿状线和内痔块。  

-将负压吸引接头与外源负压抽吸系统相接,并确认负压释放开关处于关闭状态(如图1)。

-经肛窥器置入发射头与枪管并对准目标,在负压抽吸下目标组织即被吸入发射头内。可采取反复抽动枪管的方法以使吸入的组织越来越多。

-当负压值达到 -0.08 MPa(~-0.9MPa)以上时,即可转动绕线轮,直至胶圈释放,同时将目标组织扎住。如使用中大福瑞Ⅱ型连发式痔疮套扎器,每发射一颗胶圈需转动绕线轮一整圈,即360度(以绕线轮上的红线为标记)。

-注意,转动绕线轮发射胶圈时,每次一定要转动一整圈即360度,不能多也不能少,否则会导致胶圈相互缠绕。此外,千万注意不要用手术室的中心负压进行吸引,其吸力不够,必须采用专用负压吸引器(其最大负压值为-0.1MPa)。

-打开负压释放开关,释放被套扎的组织(约食指尖大小)。然后进行下一个部位的套扎。

-痔疮套扎有两种方法:“痔块基底套扎法”和“痔上粘膜套扎法”。前者是直接套扎痔块基底部的粘膜(位于齿状线上方约1.5cm,相当于痔块上缘);后者是套扎痔块上方的直肠粘膜(位于齿状线上方3cm以上)。

-对于轻、中度痔疮,一般采用直接套扎法即可;而对于重度痔疮,联合采用直接套扎法与痔上粘膜套扎法效果更好。

-直接套扎法与痔上粘膜套扎法有两种联合模式:①串联式套扎法,即在痔块基底部(齿线上1.5cm)套扎一个点,在其正上方(齿线上3~4cm)再套扎一个点(如图2);②倒三角套扎法,即在痔块基底部套扎一个点,在其上方成等腰三角形再套扎两个点(如图3)。



-套扎点一般选择膝胸位1~2点、5~6点和9点(即截石位3点、7~8点和11~12点),也可依痔块具体部位而定。不同类型的痔疮可参考以下套扎方法:

痔疮类型

脱垂程度

套扎方法选择

单发痔疮

无或轻微脱垂(1-2期)

单点痔块基底套扎

较明显的脱垂(3期)

单点串联式套扎

严重的脱垂(4期)或痔块宽大

单点倒三角套扎或双串联套扎

多发痔疮

无或轻度脱垂(1-2期)

三点(母痔部位)基底部套扎

较严重脱垂或环形脱垂(3-4期)

三点(母痔部位)串联式套扎

环形脱垂+巨大外痔(4期)

三点串联式套扎+外痔切除

-一次治疗可套扎2~3个点(初学者最好不要超过3个点;但熟练者可根据痔块脱垂情况酌情选择套扎点数,最多可套5~6个点)。

-套扎疗法也可与注射疗法联合使用。具体联合方法如下:

 在胶圈扎住痔块组织后,为防止胶圈滑脱,可于被套扎的组织球内注射“50%的葡萄糖+2%利多卡因1:1混合液”2~3ml(配制方法见后)。注射后可见组织球明显胀大、变白,此时胶圈扎得更紧,滑脱的可能性很小;高渗作用还能使组织血管闭塞与机化加速,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。此外,由于利多卡因的作用,套扎后的坠胀感和急便感也会明显减轻。

  【注:50%葡萄糖水+2%利多卡因1:1混合液的配制:分别抽取50%葡萄糖和2%利多卡因,按1:1比例混匀即可】。

-如一次治疗痔块回缩不完全,可重复治疗,两次间隔时间应在4周以上,直至症状好转或消失为止。

-无论采用哪种套扎方法,套扎点都至少应位于齿状线上方1.5cm,切勿扎住齿状线或肛管皮肤。否则可引起剧痛或重度坠胀,严重者可导致出血与感染。

-术前嘱病人排便,或用开塞露诱发排便。

-术后局部用药十分重要,建议每日两次使用“太宁栓(西安杨森)”或“波特利膏(法国)”,持续两周,可大大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率。注意,一定要避免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栓剂如“马应龙痔疮栓”或“化痔栓”等;据调查,此类栓剂不仅影响创面愈合,而且可能诱发出血。如基层医院没有“太宁栓”或“波特利膏”,干脆就用一些廉价的传统药膏如红霉素软膏或新霉素软膏等亦可,其抗感染和促愈合作用肯定。


-术后应保持大便通畅(适当使用软便药);禁食辛辣、酒类等食物;可配合使用坐浴;口服抗生素3~5天。

-极少数病人术后有急便感或坠胀感,经对症治疗可缓解。如偶遇术后出血,宜在肛窥下用可吸收线作“8”字缝合止血。